当地时间12月10日,法国总统马克龙发表公开电视讲话,针对该国近1个月以来由于加征燃油税而引发的“黄马甲”街头抗议运动,首度公开回应。在电视讲话中,马克龙宣布法国进入经济和社会的紧急状态,他表示将撤销加征燃油税的计划,并且从2019年起,法国雇员每月最低工资将增加100欧元,同时加班费将免于征税。
为了履行《巴黎气候协定》的义务、加速向新能源汽车转型,马克龙决定自2019年1月起,开始对每升柴油和汽油分别征收6.5欧分以及2.9欧分的二氧化碳税。实际上,今年以来法国柴油税已经上调了6.2%,再加上9~10月全球油价飙升,法国普通家庭的燃油费支出增加,家庭预算收紧,引发民众不满。11月17日,因不满政府上调燃油税,不少法国民众走上巴黎街头进行抗议,。截至记者发稿时,法国“黄马甲”运动仍未平息。“黄马甲”在法国各地掀起广泛抗议,暴力与愤怒交织,持续时间之长超出人们预料。
另外,,但抗议者中还包括对生活现状和马克龙政府政策极为不满的群体。马克龙的支持率继续下降。相关调查显示,目前马克龙的支持率仅为23%,比上个月下降6%。12月17日,法国总理爱德华·菲利普公开承认,法国政府在处理“黄马甲”运动时“犯了错”。法国政府将暂停执行燃油税上调计划。他表示,过去困扰法国的暴力事件必须停止,任何税收计划都不应危害国家统一。
相关数据显示,目前欧盟汽油以及柴油均价为每升1.38欧元以及1.39欧元, 而法国的柴油和汽油价格相比去年上涨幅度超过20%,分别达到1.46欧元和1.55欧元,法国部分地区的柴油和汽油的价格甚至达到了每升1.89欧元和1.99欧元。油价高企让法国民众抱怨不迭,实际上,自10月初至今国际油价大概下降了30%,但法国燃油价格却一直持续上涨,燃油税就是主因。
据法国媒体的数据,目前法国的柴油成本价约为每升0.48欧元,征收的能源产品消费税为0.61欧元、产品增值税0.12欧元、能源产品增值税0.12欧元。也就是说,针对柴油的最终税率超过零售价的140%,而针对汽油的税率更超过160%。自燃油税开征以来,法国国内一直怨声载道,呼吁改革甚至废除该税种的声音一直不绝于耳,但2015年底《巴黎气候协定》在法国签署之后,进一步提高燃油税成了法国政府的共识。
法国政府去年曾宣布,计划在2040年之前停止销售汽油和柴油车辆,以落实《巴黎气候协定》的规定,法国也成为最早一批明确提出禁售燃油车时间表的国家之一。该国新生态部长尼古拉斯·胡洛特说:
法国世界自然基金会负责人帕斯卡尔·坎芬曾在法国政府任职多年,他认为,马克龙政府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政策比上届法国政府更进一步。“这使法国成为应对世界气候变化的领导者。”美国斯坦福大学经济学家托尼·塞巴研究认为,电动汽车将更快地取代传统汽车,可能不必到2040年,法国道路上就没有新上路的燃油车了。
欧洲环境署表示,法国汽车品牌标致、雪铁龙和雷诺在2016年欧盟碳排放量最低的跨国汽车品牌中排名前三位。数据显示,去年欧盟纯电动汽车的新车注册量仅占0.6%,而在法国这一比例为1.1%,在欧盟国家中处于领先地位。
除了《巴黎气候协定》签署之外,2015年9月被曝光的大众“排放门”也给了柴油车致命一击。柴油不再享受税收优惠政策,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成为法国政府的当务之急。相比燃油车车主需要交纳各种税,在法国,电动车车主除了免收车辆购置税和公路税,还可以得到购车补贴。不过,同级别的电动车型比燃油车的价格高出不少,因此法国大部分工薪阶层仍然选择继续开燃油车,他们也是受燃油税上调影响最深的群体。
燃油税上调在法国引发如此巨大的社会反响存在历史因素。上世纪80年代,为了鼓励推广柴油车,法国开始对柴油车企业和用户提供税收优惠政策。当时,柴油车被视为成本低廉、高效环保的交通工具,其后,柴油车在法国乘用车市场份额一路走高,2013年占比达七成,是大多数法国普通人生活的一部分。《巴黎气候协定》签署以及大众“排放门”事件后,燃油车特别是柴油车在法国被贴上不环保的标签,燃油税持续上升,导致消费者怨声载道。
法国政府本意是为了促进能源结构转型,逐渐实现该国汽车业向电动化时代过渡,但“一刀切”设定燃油车禁售时间表、大幅提高燃油税,下药过猛反而起了反效果。这一事件也让业内重新思考禁售燃油车这个热议话题。
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委员陈光祖在接受《中国汽车报》记者采访时表示:
陈光祖针认为,不同地区对于燃油车的限制可以有不同的时间安排。一些欧洲小国,比如瑞士和丹麦,汽车需求量有限可以在特定时间禁止销售燃油车。中国是否应在2040年限制内燃机汽车有待时间考验。
对于我国是否应该像其他国家那样制定禁售燃油车时间表的问题,认为,欧洲国家之所以提出禁售柴油车,是因为欧洲更需要外来能源,因此提出禁售是可行的。
的确,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大势所趋。随着科技不断进步,未来新能源汽车必将取代传统燃油车,但燃油车的淘汰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,是由客观的市场发展情况而决定的,与各国的能源结构、新能源汽车成本和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密切相关。
▼
文:陶晓喆 编辑:万莹
爆料热线:
010-56002742;qcb010@163.com